偏头痛是一种以单侧为主的反复发作性的颅内和颅外血管功能障碍性头痛,伴有恶心、畏光等。本症病因尚未完全明了,可能的原因有遗传因素、血小板和生化改变、内分泌因素、饮食因素、情绪紧张及气候变化等。目前临床上已有多种药物被用于治疗偏头痛,但因不可避免的不良反应及疗效的不确定性使其临床应用受到限制。有研究报道星状神经节阻滞(SGB)、浮针疗法(FN)可安全有效地治疗偏头痛,但两者联合使用治疗偏头痛很少报道。我院近年以来应用SGB联合FN治疗偏头痛,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患者年龄24~75岁,病程6月~25年,体重45一65kg。患者入选标准:符合国际头痛协会(IHS)1988年拟定的偏头痛诊断标准;偏头痛病史>3月;每月至少有2次偏头痛发作;偏头痛发作情况稳定;头颅CT或MR无异常。排除标准:3个月内曾做过头颈部神经阻滞;每月偏头痛发作>15d;镇痛药物依赖;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注射部位感染、凝血功能障碍;严重心、肝、肾等疾病者。未完成治疗计划或随访中断者退出本研究。 SGB方法患者去枕仰卧,头偏向对侧45°,稍伸展颈部,若患者颈项粗短可瞩其抬高颈项部,微张下颌,操作者以左食指扪及患侧胸锁乳突肌后缘与前斜角肌之间相当于C6~7横突水平为进针点,右手持针筒连接5号球后针紧贴胸锁乳突肌后缘垂直向尾侧15°进针,触及横突后略推0.5cm,回抽无血、无气、无脑脊液时注入0.5%利多卡因10ml,注药后5 min出现Horner综合征为阻滞成功标志。在施行SGB时注意要在有一定抢救设备的环境下施行,同时监测SpO2,注射后休息30min,无不适后方可离院。 浮针治疗方法 找准太阳、头维、丰隆、太冲穴,在穴位上方或下方3 cm处确定为浮针进针点,常规消毒,浮针针尖对准穴位,避开血管,与皮肤成15~25°角刺入进针点,使针体浅行并置于皮下,然后拔出套管针的不锈钢针芯,将塑料软管留置皮下,以消毒胶布贴敷针眼及套管柄,局部无疼痛及酸胀感,浮针留置24 h后拔除,留针期间患者可照常活动。所有操作均由同一名有经验的疼痛科医师施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