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康复交流 于 2015-5-18 15:18 编辑
皮神经卡压综合征是导致腰臀部疼痛的主要原因,临床表现主要为腰臂部局部疼痛鱿感觉异常,局部肌肉紧张,局部可触及痛性结节、条索状包块,呈放射痛。常被诊断为腰部慢性软组织损伤、肌筋膜炎、腰推间盘突出症等,病势缠绵,反复发作。笔者采用铍针治疗腰臀部皮神经卡压综合征,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结果报道如下。 诊断标准:参照《皮神经卡压综合征》中的诊断标准:①腰臂部各皮神经支配区域长期慢性局部疼痛绒感觉异常;②明确的局部压痛点,压痛点位于各自相关皮神经容易受卡压的解剖位置上;③触诊可及皮下结节绒条索状包块;④局部肌肉紧张;⑤腰臀部X线片未见明显异常。 纳入标准: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属于单支皮神经卡压;病程≥3周;年龄18一60岁。 排除标准:妊娠期妇女;并发心、肝、肾等严重的原发病、精神病患者;凝血功能障碍者;局部有感染病灶的患者;患有其他神经系统疾病者;不能配合此治疗者。 笔者均为医院住院患者,年龄19-60岁,平均31. 19岁;女54例,年龄20 - 59岁,平均42. 58岁。病程22天一20年,平均469天。有外伤病史者35例,有风湿病史者6例。100例全部为单支皮神经卡压,其中,臀上皮神经卡压26例,臀中皮神经卡压30例,臂下皮神经卡压12例,下位胸神经皮神经卡压24例,股外侧皮神经卡压8例。 治疗方法:铍针构造 铍针长l 0cm.包括扁平带刃刀、针身、针柄。针身长6cm,直径0. 7mm,末端扁平带刃,刀口为斜口,刀口线0. 9mm.。 操作方法 定位:触诊找到体表压痛点绒肌张力最高点后,用指端垂直向下做十字压痕,注意十字压痕的交叉点要对准压痛点的中心。消毒:用碘伏绒酒精一碘酒一酒精常规消毒皮肤,其范围略大于治疗操作范围的2倍。进针:术者一手姆、食指捏住针柄,另手拇、食指用无菌干棉球或无菌纱布块捏住针体,针尖对准皮肤十字压痕的中心,双手骤然向下,使铍针快速穿过皮肤。当被针穿过皮下时,针尖的阻力较小,当针尖刺到深筋膜时,会遇到较大的阻力,持针的手下会有抵抗感。松解:针刺的深度以敏针穿透筋膜即可。对筋膜层的松解有以下3种方式:①一点式松解:适用于痛点局限、定位准确的病例。铍针的尖端穿过深筋膜即可,患者的局部疼痛常随之消失。②多点式松解:适用于痛点局限但定位较模糊的病例。当铍针的尖端穿过深筋膜后,轻轻上提,将针退出筋膜至皮下,稍微改变进针角度,再穿过筋膜层,可如此重复3一5次。③线式松解:适用于疼痛范围较大、病程较长、筋膜肥厚且肌肉张力较高的病例。沿一个方向的反复连续点刺,形成1条0. 5一0. 7cm的筋膜裂隙。出针:完成松解以后,用持针的棉球戴纱布块压住进针点,迅速将针拔出,持续按压进针点1一2min,无菌敷料敷盖进针点,24h内保持敷料干燥清洁即可。 进针的深度 以突破肌筋膜、有落空感为度。针刃不宜刺入肌肉引起出血,出血会堵塞针孔,影响疗效。 疗效标准 参照文献评定。治愈:受损神经支配区无疼痛、无感觉异常、无压痛,软组织张力下降>10%,活动功能完全正常。显效:受损神经支配区无疼痛、无感觉异常,压痛改善,软组织张力下降>5%,活动功能不受影响。好转:疼痛、感觉异常、压痛均有不同程度改善,软组织张力较治疗前下降<5%,活动功能有所受限。无效:症状、体征、软组织张力较治疗前无改善。 临床疗效 按照疗效等级评定,结合软组织张力数据,其疗效统计如下:治愈81例,显效13例,好转4例,无效2例。治愈率为81.0%,显效率为94. 0%,总有效率达98.0%。 疼痛是腰臀部皮神经卡压综合征患者最主要的症状,亦为绝大多数患者求治的原因,故解决疼痛问题自然成为治疗的主要任务。本研究以疼痛程度、感觉异常等为主要观察指标,判断本疗法对主要症状的疗效。经治疗,主要症状体征如疼痛、感觉异常、活动受限均有很大程度的缓解。根据软组织张力理论,软组织张力对皮神经造成压迫,引起张力性疼痛;反之,许多患者在痛点都会有软组织张力升高,而腰臂部软组织张力升高主要是因为腰部肌肉、韧带、筋膜的劳损、粘连。铍针通过‘减张’的原理,解决皮神经被卡压的问题,中断了病理发展过程,从而缓解疼痛、感觉异常等临床症状。研究结果表明,运用铍针治疗后,软组织张力明显降低。软组织张力降低越明显,治疗效果就越好。 |